( 3 記者在指定的指紋識別器上輸入自己的指紋。)
(4 另一人將記者的指紋膜放入指紋識別器,獲得指紋識別器的確認。圖/記者陳勇)
紅網(wǎng)長沙7月19日訊(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夏盛 張樹波 實習生 楊璽 許旸)“糟糕發(fā)明”是什么?白領說,那是指紋考勤機,“牛B的發(fā)明”是什么?同樣還是白領說,那是指紋膜,“有了它,我上班積極的死黨可以隨時替我搞定打卡問題”。指紋膜真的管用嗎?昨日,記者進行了實驗。
實驗時間:7月18日
實驗地點:韶山路某公司
實驗者:本報記者
【準備道具】蠟燭、硅膠兩小時搞定
“專業(yè),考勤機驗證?!蹦硨懽謽情T口,張貼著一張小廣告,隨后記者撥打了上面的電話。下午1點半,記者見到制作指紋膜的老板,終以10優(yōu)惠的價格定制了指紋膜?!胺€(wěn)定性90%多,做不好不收錢。”對于陌生人,該老板很警覺,要求在車上錄入指紋。老板從車后拿出指紋考勤機,錄入記者右手大拇指的指紋,連續(xù)輸入三次后確定了記者指紋。
接著,他從袋子里掏出一個瓷碗和一支蠟燭,碗內有大片焦黑的痕跡。老板點燃蠟燭,將瓷碗底部殘留的蠟油燒化后,把碗放到空調冷氣前冷卻蠟油。約三分鐘后,蠟油呈半凝固狀態(tài)。按照老板要求,記者將手指按在蠟油上兩分鐘后,白色的蠟油已清晰印上記者右手拇指指紋。
老板說,等蠟油凝固了再放冰箱凍一會,再把硅膠倒進去就可以了。“凝固時間可能要2個小時,做完給你送過去?!闭f完老板要求記者交納3優(yōu)惠定金。下午4點半,記者拿到了印有自己指紋的指紋膜。
【實驗現(xiàn)場】
指紋膜打開了公司大門
1、記者將右手大拇指放進某公司指紋考勤機,結果顯示“請按手指”,并發(fā)出嘟嘟的聲音,大門沒有打開。
2、在該公司管理部工作人員指導下,記者錄入右手大拇指指紋,號碼為08888。
3、記者將買回的指紋膜貼在食指上,然后放入指紋考勤機,屏幕顯示“指紋確認08888”,隨即大門被打開。
4、換上一個女生,將指紋膜貼在大拇指上,結果門同樣打開。
【調查】
指紋膜網(wǎng)上熱賣
在某寶網(wǎng)上,記者輸入“指紋膜”,結果顯示有上萬件相關寶貝,價格從幾塊到幾百塊不等。
記者聯(lián)系上兩個賣家,他們自稱,半年來賣出了上千件。其中一個店主一個月來的成交記錄顯示30天售出126件。
還有一家店主表示,為了打消很多買家擔心的“指紋被偷”的顧慮,該店還讓購買者自己DIY,店家提供可做成指紋膜的材料,然后購買者根據(jù)店家提供的說明書,將自己的指紋印到膜上。
【律師提醒】
指紋泄露后患無窮
對此,秦希燕律師事務所值班律師表示,指紋膜屬于新生事物,目前法律對生產(chǎn)、銷售指紋膜并未明確禁止,存在法律空白。單位員工利用指紋膜打卡形成虛假的考勤記錄,違反了勞動紀律,用人單位經(jīng)查證屬實可以對相關員工進行教育、處罰。
指紋膜生產(chǎn)者根據(jù)公民提供的本人指紋而制作指紋膜并不構成侵權,但若將該指紋信息或制作的“指紋膜”提供給他人,則可能構成侵權,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同時,指紋作為公民個人重要信息,不要輕易“借”給別人,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,既可能給個人造成不利后果,還可能給社會帶來危害。??